发布时间:2025-11-25 阅读量:
在2025年跨境电商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背景下,香港公司注册亚马逊店铺的代持协议需求日益凸显。随着亚马逊平台对卖家资质审核的日益严格,特别是对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核心资料的核查力度加大,许多卖家出于各种考虑,选择通过代持方式运营亚马逊店铺。
代持协议是指实际经营者(甲方)与名义持有人(乙方)之间就亚马逊店铺所有权、经营权及收益分配等事项达成的法律协议。这种安排在跨境电商领域并不罕见,但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1. 代持关系的法律界定
代持协议首先需要明确代持关系的法律性质。根据2025年行业实践,香港公司注册的亚马逊店铺代持通常涉及以下法律关系:
实际经营者(甲方)拥有店铺的实际控制权和收益权
名义持有人(乙方)作为公司注册法人或店铺账户持有人,承担形式上的法律义务
双方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边界,确保代持安排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2. 关键条款设置
店铺所有权条款:明确香港公司注册的亚马逊店铺实际归属于实际经营者,名义持有人仅作为代持方存在。协议应详细列明店铺账号信息、注册公司信息(包括公司注册证明书和商业登记条例)等关键识别信息。
经营权与控制权条款:规定实际经营者拥有店铺的日常运营决策权,包括产品上架、定价、促销、客户服务、物流安排等所有经营活动。名义持有人应配合提供必要的公司文件和账户访问权限。
收益分配条款:明确销售收入的分配方式和时间节点,包括亚马逊平台结算后的资金流向、税费承担方式、利润分配比例等。协议应规定资金通过何种方式(如第三方支付账户或银行转账)从亚马逊账户流转至实际经营者控制的账户。
风险承担条款:规定因店铺运营产生的法律责任(如产品质量问题、知识产权侵权、消费者投诉等)由实际经营者承担,名义持有人仅承担因身份代持产生的直接法律责任。
3. 合规性保障措施
信息保密条款:要求双方对代持关系及协议内容严格保密,防止亚马逊平台或其他第三方发现代持安排,避免因平台政策变化导致账户风险。
账户安全条款:规定账户登录凭证的保管方式、权限分配、异常情况处理流程等,确保账户安全。协议应明确在发生争议时,如何安全转移账户控制权。
退出机制条款:规定代持关系的终止条件、退出程序、店铺转让或注销流程等,为未来可能的业务调整预留空间。
1. 主要法律风险
合同效力风险:代持协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特别是当协议内容违反平台规则或法律法规时。2025年亚马逊平台对代持行为的容忍度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政策变化风险。
账户安全风险:名义持有人可能因个人原因(如债务纠纷、法律诉讼)导致代持的亚马逊账户被冻结或查封。协议应明确规定名义持有人不得将账户用于任何非协议约定的目的。
税务合规风险:香港公司注册的税务优势(如离岸利润豁免)可能因代持安排不当而被税务机关质疑。实际经营者应确保通过代持安排实现的税务筹划符合香港和内地相关法规。
2. 风险防范策略
专业法律审查:代持协议应由具有跨境电商法律经验的律师起草或审核,确保条款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协议应明确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或诉讼)。
多重保障措施:除代持协议外,建议通过公证、律师见证等方式增强协议效力。重要沟通记录(如邮件、聊天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协议履行的证据。
逐步过渡策略:对于长期运营考虑,实际经营者应制定逐步收回账户控制权的计划,降低对代持方的依赖。可以考虑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公司重组等方式实现更安全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