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量:
欧盟税务合规环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其影响之深远、波及范围之广泛,已令众多跨境卖家感到措手不及。
近日,J&P集团欧洲办事处会计师与捷克海关沟通,获取到了捷克海关对于EORI申请的新规要求,该新规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对于中国卖家的欧盟清关掀起了合规巨浪。
政策内容、实施背景与影响范围
根据J&P集团欧洲办事处与捷克海关当局的确认,新规核心在于将EORI申请与VAT税号进行强制性绑定。
具体而言,任何企业如今在申请捷克EORI号码时,必须首先拥有有效的捷克增值税(VAT)注册号。
这一变化彻底颠覆了过去相对宽松的申请环境,使得没有捷克本土税务身份的企业几乎无法获得清关所需的EORI号码。
根据捷克海关新规表明,对于没有捷克VAT的申请者,虽然理论仍存在申请可能,但实际门槛已被抬高至难以逾越的程度。对于这类申请,需要提交经过海牙认证的在捷克经营证明文件,包括具体的经营地点、时间以及详细的业务活动说明,复杂程度远超一般跨境卖家的提供能力。
更为严峻的是,捷克税局保留要求补充额外材料的权利,而要求的材料类型和数量完全由税局酌情决定。
J&P集团税务专家团队分析认为,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变相封堵了非本土企业获取捷克EORI的通道,使得"捷克VAT+EORI"成为不可分割的组合。
政策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捷克金融分析办公室(反洗钱机构)对EORI系统被滥用的担忧。根据海关相关数据显示,超过60%的捷克EORI号码持有者从未在捷克进行过任何实际清关操作,这些"僵尸号"大多被用于其他欧盟国家的进口业务。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管理资源浪费,更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洗钱通道。因此,新规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EORI号码背后都有真实的捷克商业存在,从而增强监管透明度和有效性。
新规实施火速同步对于正在申请中但尚未获批的EORI申请,捷克税局的态度尚不明朗。
但基于捷克税局的合规发展趋势,大概率会收到捷克税局的通知,要求补充捷克VAT证明或更为详实的经营材料。
这意味着,即使在新规实施前提交的申请,也很可能面临与新规同等的审核标准。
从德国、法国到捷克的监管升级路径
欧盟EORI制度的演变历程,折射出欧洲税务监管思路的根本性转变。
德国第三国卖家遭遇“合规真空”
这一变化轨迹始于2020年英国脱欧这一标志性事件,当时德国海关率先对中国卖家关闭了EORI申请大门。
德国海关当局当时明确指出,作为第三国的经济实体若无德国永久营业地,则不需要也无法获得以DE开头的EORI号码。
*政策调整的依据是欧盟关税法典第9条第1款和第2款,其核心在于强调海关属地管理原则——即经济运营者应向其首次提交海关申报或申请决定的成员国海关进行注册。
更严峻的是,德国海关在执行中表现出极强的刚性——即使申请人已经拥有德国VAT税号,只要被认定为"无实质经营",申请仍会被断然拒绝。
在2023年之前,法国以其高效的行政流程和宽松的审核标准,成为中国跨境卖家对于欧盟EORI申请的"最后希望"。
法国EORI申请既不要求本地VAT,也不需要实质经营证明,平均审批时间也仅为7~10个工作日。这促使大量卖家转向"德国VAT+法国EORI"的混合模式,即利用德国税号进行销售申报,同时依靠法国EORI完成清关操作。高峰时期,超过70%的德国站中国卖家都采用了这一策略。
2023年6月,法国海关的一纸通告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根据新规策,法国EORI号码的有效性将与SIREN编码(法国工商注册号)直接挂钩,而卖家没有法国VAT就无法获取到SIREN编码。若法国海关在检查中发现SIREN编码是无效的,那么法国EORI号也会随之而失效。
该政策于2023年11月20日正式生效后,法国税局的执行力度同样令人咋舌——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二个月,就有数万个被认为不合规的EORI号码被批量无效化,导致许多卖家的货物在港口滞留,产生巨额仓储费用。
捷克之所以成为德国卖家继法国之后的新选择,同样也是因为其此前相对宽松的审核政策优势。在2025年8月之前,捷克EORI申请不需要本地VAT支持,审批周期稳定,且通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捷克补上政策漏洞,德、法、捷三国形成监管合围。欧盟EORI的“易申请洼地”彻底消失,小卖家跨境物流成本陡增。
从2020年德国暂停中国卖家EORI申请,到2023年法国实施EORI有效性筛查,再到如今捷克设立VAT与EORI强制绑定机制,欧盟各国正逐步构建起一张日益严密的税务合规网络。
欧盟各国EORI政策的演进揭示了一个清晰的监管趋势:归属地原则不断强化,监管漏洞被系统性封堵。
德国、法国、捷克三国的政策变化虽然时间不同、具体内容各异,但内在逻辑高度一致——要求清关身份(EORI)与税务身份(VAT)在同一个成员国境内匹配。
这种趋势不仅增加了跨境卖家的合规成本,更从根本上挑战了原有的"单一税号覆盖全欧"的商业模式,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在欧洲的整体运营架构。
多数德国站点中小卖家采用"单一德国VAT+异国EORI"的简化模式,这种架构在监管宽松时期尚能运转,但面对当前日益严格的属地原则已漏洞百出。
亚马逊中欧计划(Fulfillment Network Expansion)在捷克新规背景下变得更具战略价值。
捷克作为亚马逊"中欧计划"的重要参与国,允许卖家将库存放置在捷克仓库同时服务德国市场,物流成本比纯德国仓储降低15%-20%。这种成本优势使得捷克EORI依然是德国站卖家的理想选择,直到最新规策的出台。
最值得卖家关注的是,根据亚马逊中欧计划要求,参与卖家使用了捷克的仓储服务,就必须在捷克有VAT登记,这也同步顺应了捷克海关对于EORI申请新要求。
为此,J&P集团也制定了加强版捷克合规方案,帮助卖家更快速适应捷克新规,解决欧盟清关难题。与市场上普通代理服务不同,J&P集团在捷克VAT注册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1.资料预审核机制通过资料预审核机制确保申请材料一次通过,平均下号时间控制在4~6周,远快于常规的8~12周;
2.本土会计师坐镇J&P集团具备欧盟自营本土会计师专业团队,满足税局对非欧盟企业的强制要求,如遇税务稽查,将直接对接税务机关,降低沟通偏差导致的处罚风险;
3.全链路数字化管理J&P集团自研的跨境云智慧管理系统,由智能AI+人工双重审核所组成,智能化系统对申报资料进行初审核算税金,再经由专业会计师团队人工复核,确保捷克境内企业采购的进项税抵扣合规,避免因客户人为资料填写错误导致退抵税失败。
当捷克VAT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把税务成本纳入核心运营公式的卖家——他们懂得:在欧盟战场,合规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护城河上最坚实的砖石。
如果您是德国站点的卖家,并且也因捷克新规陷入欧盟清关困局,不妨联系您身边的J&P集团业务经理,或者添加下方客服微信,了解破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