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2 阅读量:
在跨境电商这片看似商机无限的蓝海之下,暗礁与漩涡却悄然潜伏。
当卖家们小心翼翼地应对合规化浪潮时,一场精心策划的商标勒索骗局正悄然上演 。
最近,有卖家遭遇 “流氓代理” 强占英国商标,被索要高达 10 万的 “保护费”,这场风波撕开了跨境圈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一位深耕美国站多年的卖家,去年试水英国市场。因初期销量有限,抱着 “先观望再注册” 的心态,未及时在英国为沿用多年的品牌申请商标。
谁料,意外出现了。
今年 3 月,一个 “商标钓鱼团伙” 精准出手,抢注了该品牌。更令人心惊的是,6 月卖家直接收到侵权投诉。对方通过邮件要求添加微软 Teams 沟通和解事宜,虽暂未明确报价,但卖家预估 “和解金” 恐高达 10 万,而正常注册一个英国商标,费用不过 1 千多元。
这种 “空手套白狼” 的操作,让卖家陷入两难困境:花钱赎回,无疑是对不法分子的纵容;拒绝妥协,又面临店铺运营受阻的风险。
如今,商标抢注早已脱离偶然事件范畴,演变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这些 “职业抢注人” 如同狩猎者,利用跨境卖家对海外商标规则的不熟悉,通过专业检索工具,精准锁定那些仅在部分站点、类目注册品牌,或尚未注册的卖家店铺。
一旦发现目标,便迅速抢注,随后以 “商标维权” 之名,向原品牌持强行,索要天价转让费,甚至将商标倒卖给其他企业,坐收暴利。
面对这种 “合法” 的勒索,卖家们进退维谷。购买被抢注的商标,价格往往高得离谱;若拒绝,对方就会利用商标权发起侵权投诉,轻则影响店铺流量、下架商品,重则面临法律诉讼,导致店铺关闭。
若不幸遭遇商标恶意抢注,法律途径是理论上的破局之道。根据英国商标法,可从绝对理由和相对理由两方面申请商标无效:
· 绝对理由:若商标存在先天缺陷,如描述商品通用属性、缺乏独特性,无法作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此类商标本就不应被注册,可据此申请无效。
· 相对理由:当申请人拥有在先商标或在先权利,且被抢注商标的使用会与之产生冲突,如混淆消费者认知、侵犯在先知识产权,同样可申请无效。
申请商标无效需向英国知识产权局或法院提出,具体流程如下:
. 提交申请: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材料,正式启动无效申请程序。
. 形式检查:审裁处会在 7 - 10 天内完成形式检查,并将申请送达商标注册所有人和申请人。
. 提交答辩:商标注册人需在 2 个月内提交答辩和反诉声明。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应,将进入论证阶段,此时双方可选择诉讼中止或谈判和解。
. 证据提交:若注册人提交答辩,申请人需在 2 个月内提交延期申请及证据;若注册人未答辩,申请人可在 1 个月内提交证据和最终陈述。
. 最终裁决:裁决或听证会通常在 1 年内作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海外维权环境复杂,从举证到最终裁决,往往要经历漫长的诉讼周期,期间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承担高昂的律师费、翻译费等成本。此前诸多案例显示,不少卖家因难以承受维权代价,最终无奈选择妥协,向抢注者支付高额费用。
面对来势汹汹的商标抢注风潮,预防才是关键。卖家应从以下方面筑牢品牌防护墙:
增强注册意识:将商标注册视为品牌出海的 “必修课”,摒弃侥幸心理,在品牌创立初期就做好全球商标布局规划,优先在主要市场和潜在市场进行注册,从源头杜绝被抢注风险。
· 扩大保护范围:有实力的卖家可考虑注册横跨多个站点、多个类目的商标,避免因类目或地域限制,给抢注者留下可乘之机。同时,及时对商标进行续展和变更,确保商标权利的稳定性。
· 寻求专业帮助:海外商标注册涉及复杂的法律和流程,建议卖家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例如JP盛世知识产权)或律师团队,借助其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科学的商标保护策略,规避潜在风险。
在跨境电商的激烈竞争中,商标不仅是品牌的象征,更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唯有提高警惕、主动防范,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商标保卫战中,守护好自己的品牌成果。
最后,若您在海外商标注册方面仍有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